李晶“快手”直播间画面截图。
4月2日,李晶“快手”直播间,一场晋剧青年演唱会,14.9万人观看,点赞量超110万。
李晶是山西省晋剧院一位青年女琴师。她利用排练、演出间隙,拍一些花絮发布到“快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讲述戏曲人的“十二时辰”,时间不长却圈粉无数,也缔造了晋剧在乐池“被献花”的盛景。
与其说“演唱会”,莫如讲是晋剧新青年的“雅集”。其最大特色是晋剧音乐的原味回归。文场乐队就是晋剧传统的四大件加电子琴,几个乐手常年在舞台上淬炼,个人技术都很精湛。因缘而聚,彼此有更多的艺术认同、更深的友情默契,演出效果也更加灵动优雅。
乐手走向前台,现场多机位高清直播,先进技术增添了画面和音质的保真度,让人们看到演奏之美,听到音乐之美,领略到青春之美。曲牌《富贵图·烤火》组合,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沉稳大气,余音袅袅,细腻表达了晋剧乐器的独特性情,青年演员们诙谐幽默、放松自在,与乐队卯榫合作,无怪乎观看者众,点评者刷屏,点赞者云集。
直播超越剧场演出的地方,在于它的形式灵活和即时互动。演唱者可以根据网友所呼,即时调整节目内容,通过屏幕间的“隔空喊话”建立良好互动。晋剧新秀之间的相互调侃,表演时的专注共情,赏心悦目的同时更具润心启智功能。那天晚上,几个乐手为“抬花轿”演唱当轿夫,忸怩憨态令人捧腹,青春活力同样令人羡慕和感动。
流量时代,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经济,很多直播的幕后指向都是“带货”。曾经一段时间,某地民间吹打火爆一时,但是流量蹿升之后就撕掉艺术外衣,露出了带货的“肌肉”。绯闻、纠纷、打斗,将众多看客置于错乱的“剧本杀”。网红带来了一时虚胖的经济效应,同样也暴露出不良社会影响。
从目前看,“李晶直播间”很清爽,就是一群传统艺术狂热青年的情感表达。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直播应该同样面临着经济困扰,场地使用、设备维护、聚餐开支等,都可能造成直播如期上线的堵点,关系线下十多万戏友的美好生活期待。
“李晶直播间”刚刚起步,每次直播演员并不多,唱段集中在经典传统名段,明显感觉到打击乐使用频次并不多,可能与晚上直播担心“扰民”有关。
每一个大的文化品牌,都是由小的“文化现象”发展起来的。戏曲文化传播,经历了唱片、磁带、影碟机、网站等不同时代演进。当前,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打破了剧场演出的文化发展常态。面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希望文化、财政部门把流量田开垦成自留地,及时根据形势更新现有文化惠民和扶持政策,给予文艺新势力更多政策关爱、物力支持和指导监管,不断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让演唱者、演奏员、技术人员以及屏幕那头的观众们,都享受到时代进步和文化惠民的红利。
任何“雪中送炭”的善举,都将换来“锦上添花”的意外惊喜。请给予年轻的戏曲主播们更多贴心支持和暖心关爱。
苏林和
上一篇:高平发现战国西汉时期冶铁遗址
下一篇:太原旅游“一卡通”适用景区有变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