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省长蓝佛安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41次常务会议,研究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煤炭增产保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会议通过我省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实行省领导领衔推进的产业链链长制,全力打造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氢能、铝镁精深加工、光伏、现代医药、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等10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倍增、重大项目攻坚、精准招商引资、创新能力提升、金融资本助力、供应链保稳等专项行动。会议强调,要在产业链链长领导下,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压实属地主体责任,优化重大项目服务,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汇聚,带动“链主”企业做强做优、“链核”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通过我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山西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优化核准审批政策,依法依规释放先进产能,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量,坚决完成增产保供任务,切实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要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超能力生产,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不断提高煤炭安全保供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我省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要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提质降本增效总目标,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焦化化产深加工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通过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强调,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统筹抓好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创新投资模式,因地制宜推进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完善农田输配电体系,加强科技服务,提升管护利用水平,切实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会议决定设立长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黎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同意风陵渡经济开发区、交城经济开发区扩区。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张巨峰)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