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共同举办的“《讲话》精神和赵树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太原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北京、太原、晋城三地的作家、评论家30余人相聚一起,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认真学习了5月23日在京召开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会议精神和要求。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作了“引言”和“结论”两次发言,并将两次发言整理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确立了根本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是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很快在解放区出现了新的文学创作现象和作家。赵树理便是最早拿出优秀作品,并长期沿着《讲话》指引的道路前进的代表性作家。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等,是体现《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思想认识和艺术追求的作家,赵树理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
与会作家、评论家一致认为,8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代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文学作品,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重温《讲话》,研讨赵树理创作道路和文学精神,就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讲话》的实质,将传承《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牢记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围绕“国之大者”,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孟苗)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