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熊猫光伏电站是熊猫绿色能源集团发起建设、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推广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 刘通 王中勋摄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靖团队正在开展科学研究。 本报通讯员摄
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公司组件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生产高效半片双玻组件。该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山西中能汇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自动化机器生产磷酸铁锂。据了解,磷酸铁锂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高能动力电池的最佳新型正极材料。该项目是河曲县体量大、科技新、处于产业链前端的新材料产业项目。 本报记者阮洋摄
山西高科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电生产车间正加速生产。近年来,高科集团勇于创新,以智慧互动地砖屏、沉浸式LED创意显示屏等为代表的新型产品在显示屏细分领域受到青睐。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山西恒瑞昆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金属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6.7亿元,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智能制造项目,也是山西省2021年重点项目。该项目填补了我省产业空白,成为华北及西北地区最大的包装焊丝生产基地。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山西卫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百万级洁净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虎年儿童防护口罩。多年来,卫信医疗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开发出各类医用防护口罩和日常民用口罩,为全方位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懈努力。本报记者刘通摄
翻开崭新的科技创新画卷,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被突破、一个个事关社会民生健康的难点痛点被逐一解决、一座座聚焦新产业前沿的重点实验室平地而起、一条条引人育人充分释放科研活力的新政策接连实施……今日,科技创新正为山西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图文统筹:沈佳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