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在发布的最新考古成果中称:2021年,晋阳古城考古队在晋源苗圃二号建筑基址和三号建筑基址之间的区域中,新发现一处隋代瓷窑遗址,系晋阳古城开展考古工作60年以来第一次发现的瓷窑遗址,也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考古工作开展至今已有60年。因遗址埋藏厚、保存好,被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为重点保护的大遗址。2010年列入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新发现的晋阳古城瓷窑遗址位于晋阳古城遗址内,处于北朝至唐代宫城区的南部,叠压于晋阳古城二号、三号建筑基址的唐代文化层之下。出土遗物中,有大量窑具、瓷片、炉渣和同时期遗物,共清理出3处瓷窑炉遗迹、9处灰坑和近万件瓷片。出土窑具1600余件,主要为支具和垫具。支具有窑柱、匣钵和圆头条状支具;垫具有垫圈、垫环、垫条、垫块和三叉支钉等。发掘区出土的瓷片主要为青瓷和白瓷,另外还有2件素胎瓷塑。
据介绍,在这3座窑炉遗迹中,保存相对好的是二号窑炉,距地表2.4米,为马蹄形馒头窑。火膛平面近梯形,剖面亦呈梯形,口大于底,底部平坦,东西长3米,南北宽3.4米,深残存1.06—1.26米。窑炉内出土有较多的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炉条、垫圈、垫条和大量青釉瓷片及少量白釉瓷片等。
从瓷窑的残存遗迹分析,瓷窑均为马蹄形馒头窑,由火膛、窑室和烟道组成。火膛内发现大量的木炭灰,证明烧窑所使用燃料是木炭。从遗迹及出土遗物看,瓷窑的使用时间很短,烧制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研究员韩炳华表示,从出土器物分析,有显著的隋代或唐代早期特征,该瓷窑的时代可能是隋代。使用时间不长,但技术水平较高,其位置位于当时的晋阳宫宫城内,说明这是一处重要的隋代瓷窑,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记者孟苗)
上一篇:全省财政强支撑 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
下一篇:慎终如始 严实防控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