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峡谷或是田野,一粒小小的种子只要落地,它总是努力生根、发芽、成长,这便是“种子精神”。
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需要用“种子精神”培育种子。作为我省特优农业的代表作物藜麦,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门、农高区、科研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藜麦”这粒小种子正在我省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走进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稼祺藜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正对藜麦品种“稼祺100”做技术分析测定。“藜麦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特色粮食。眼前的这个品种是通过农业部门审定的最新品种,叫‘稼祺100’。2021年,该品种在静乐县示范种植4万多亩,经实打实收测产,亩产结果为251.02公斤。”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导高志强告诉记者。
山西农谷稼祺种业有限公司是我省藜麦产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从2008年开始就进行藜麦的品种研发、种质创新、分子育种、种植推广、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工作。2019年1月,稼祺公司入驻晋中国家农高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成立藜麦研究院,建成藜麦基因库,保存3200余份藜麦种质资源,构建藜麦EMS诱变突变体库,获得了1.6万多份藜麦突变体资源。
在漫长的科研试验中,稼祺藜麦研究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良种育种联合攻关,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藜麦专业基因库。2021年,在静乐县备份了同等资源的藜麦基因库,极大地保障了既有藜麦种质资源的安全性。
稼祺公司武祥云董事长介绍,与浙大张亮生教授团队、山西农大高志强教授团队进行研究合作,主要针对藜麦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低、易倒伏、易穗发芽等实际问题,在山西太谷、静乐和青海省建立了藜麦生产中试基地,连续3年开展2300份藜麦种质资源表型分析试验,同时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GWAS)解析藜麦产量性状及抗倒伏、抗穗发芽等抗逆相关性状与基因组的关系,为后续杂交育种创造高抗藜麦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材料支持。
目前,我省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建立了藜麦杂交体系、创制高抗逆性及抗除草剂等藜麦种质100个以上、育成抗旱高产优质藜麦品种5-10个,还形成逐步解决藜麦机械化种植管理中耐除草剂品种的使用技术,提高藜麦亩产量10%以上,为全省乃至全国藜麦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技术先导支持。
创新育种,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稼祺藜麦研究中心正以科技创新打造藜麦种业资源宝库。
李全宏 郭娟
上一篇:泽州县高都镇召开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大同华岳集团助力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