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日前召开,按照我省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有关部署,全面总结去年第三次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
去年我省农作物有效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特有资源3631份,完成18个县(市、区)的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系统调查收集资源1807份,鉴定2137份资源上交国家库保存。翼城县珍珠玉米和泽州县芹菜入选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首次发现了画眉羊品种;发现微生物国家新记录种1种,山西新记录种5种。
今年是打牢种业振兴行动基础的关键一年,更是确保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如期完成至关重要的一年。目前,根据《山西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制定了《2022年度山西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四个普查分办公室也制定了2022年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具体行动实施方案。
会议要求,11市要尽快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普查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要求,确保今年“高质量完成面上普查收尾工作、扎实开展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强化做好鉴定评价和名录发布、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四项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我省重点要建设特色杂粮作物种质资源(太原)中期库,打造全国杂粮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推进国家级的2个作物种质保护圃和6个畜禽保种场建设。管理好国家级的7个保护区,严格执行物理隔离或禁止非法捕捞等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原生地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开展全省畜禽基因库、水产种质资源库、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确认20个农作物保护中心,推进20个畜禽水产资源保种场建设,确保应保尽保。(记者王秀娟)
上一篇:忻州小杂粮“组团”勇闯雄安大市场
下一篇:太原市开展农资打假普法宣传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