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晋城市“三区”拟定于3月21日0时解

时间:2022-03-19 09:30:13    来源:    

3月18日晚,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晋城市疫情防控相关情况。3月20日,“三区”将进行最后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如果无异常,拟定于3月21日0时起,同步解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3月6日至3月17日24时,除首例省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外,晋城市无新增。3月18日是该病例入院第13天,生命体征正常,体温正常,无乏力、干咳、鼻塞等症状。下午16:30,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市级专家组正在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3月17日,封控区648人完成第11轮1:1区域核酸检测,管控区21798人已完成第11轮1:5区域核酸检测,防范区96.33万人已完成第6轮1:20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密接、次密接每日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月20日,“三区”将进行最后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如果无异常,拟定于3月21日0时起,同步解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发布会指出,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第四波流行高峰,亚洲地区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如何守好我们的家园?要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防范在“严”,要守好第一落点

守好晋城阵地,重在外防输入、人物同防。各公路卡口和交通场站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相关防疫人员要认真做好卡口查验工作,确保各类人员点对点闭环管控到位;社区(村)、宾馆、酒店、民宿、出租房、企事业单位等要履行好属地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国内形势,及时、主动、动态开展14天内有疫地旅居史的重点人员排查管控,确保第一时间管控到位;冷链、物流、快递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实现全流程全环节的闭环管理,加强人、物、环境定期核酸检测,相关监管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和市场排查,加大失职失责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堵住风险漏洞;广大群众要履行好主动报备的法律义务,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良好习惯,构筑群防群控社会防线。

二、发现在“早”,要加强监测预警

“早发现、早处置”,是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首要要求和关键所在。紧盯交通场站、社区、学校、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所、药店等重点部门,切实履行好监测“哨点”作用,加强重点人员排查、早期症状监测和常态化核酸检测。医疗机构、诊所、药店、学校等发现发热、咳嗽等早期症状人员要“立即报告”;社区(村)、宾馆酒店、交通场站发现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晋人员要“立即管控”;核酸检测机构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的要“逢阳即报”;各级疾控机构要“接报即查”,切实提高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的灵敏性,形成一经触发、立即响应、快速精准处置的管理闭环。

近日,正在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抗原检测+核酸诊断”的检测模式,抗原检测更有利于做到早发现和精准施策,群众自己就可掌握操作流程、开展自行检测、及早进行筛查。目前,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医疗机构、基层诊所、隔离场所的420名工作人员开展了现场培训,相关部门正进行试剂的采购,正在为推广抗原检测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落实在“细”,要做到守土尽责

目前,防控措施已经很细、很规范了,但是措施再科学、再严密,没有落实,就没有生命力、就等于没有制定。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还有赖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商场超市、景区景点、农贸市场、休闲娱乐场所等各类公共场所都要严格落实好戴口罩、扫三码、一米线、通风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特别是一些小饭店、小商店、小门面等,也要履行好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要求。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巡查,督促经营者真正把戴口罩、扫码、测温“三要素”落实好。同时,各个部门要大力推广场所码,这是快速流调、快速排查、快速管控、快速处置的关键一环和战略资源,各部门要确保自身监管的每一个单位都做到应设尽设、应扫尽扫,共同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

四、处置在“快”,要提升处置能力

通过此次的疫情处置,在干中学、学中干,补短板、抓提升,预警监测、流调溯源、核酸检测、排查管控、重点部位防控、冷链物流和寄递物流防控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定增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底线思维,充分挖掘提炼固化这次疫情处置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各领域疫情处置的指挥机制、调度机制、沟通机制、协作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等,细化规范各项措施及流程,推动全市疫情处置的流调溯源、“三区”管控、核酸检测、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核心能力迈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实战水平。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