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这里的食堂没有泔水桶

时间:2022-02-11 10:50:14    来源:山西日报    

提前统计用餐人数 精准取餐杜绝浪费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这里的食堂没有泔水桶

 

  每天提前统计用餐人数,精准取餐宁少勿多……记者日前来到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街道职工食堂,看到不少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小妙招,更让人感慨的是,偌大的食堂里竟找不到一个泔水桶。
  职工食堂以自助形式提供餐食,到了用餐时间,职工开始有序排队取餐。记者注意到,每个人拿的食物并不多。一名职工告诉记者:“我们提倡吃多少拿多少,拿多少吃多少,少拿多次。大家根据自己的食量精准取餐,既能保证营养搭配,又杜绝了浪费。”
  站在一旁不停给大家介绍菜品的魏大姐笑着说:“以前人们吃完饭后,总会拿着餐盘到泔水桶前倒剩菜剩饭,现在这种现象不见了,大家每餐都能主动做到‘光盘’。你看看,我们食堂没有泔水桶,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节约不仅体现在就餐上,职工食堂还严格控制采购的食材数量,厨师每天做饭前都会提前统计用餐人数,用来把控当天的饭菜量,努力减少供餐过量等情况。此外,食堂每天会储备一定数量的主副食以备急用。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应对用餐人数突然增加的情况,还能避免食材浪费。
  魏大姐在职工食堂工作21年来,一直秉承让职工吃饱、更要吃好的理念,不仅想方设法在菜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还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餐餐都将食材量把控得很好。遇到有剩余的边角料,她也不会浪费,将其做成小腌菜,深受职工欢迎。
  “平时也许是‘抠门’惯了,不管在家里或单位,做饭时,特别注意水、电、燃气的使用效率,能不浪费就不浪费,就连这把削面刀,我一用便是20年。”魏大姐举起擦得锃亮的削面刀开心地说,反对浪费、崇尚节约,职工食堂必须先行一步,做“文明餐桌”的先行者和带动者,让广大职工养成习惯,进而带到家庭和社会之中。

本报记者杨彧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