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大事全网联动 小事一格解决 ——介休市创新实施“666”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法

时间:2022-02-09 10:26:39    来源:晋中日报    

近年来,介休市创新实施“666”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法,将分散的治理力量、系统力量、基层力量等进行优化整合,把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重点人员管控、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统筹纳入基础网格体系,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和重点走访、网格事项指派处置等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蹚出了一条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构建“六大”吹哨平台

科技赋能服务群众更精准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如何把影响城市生命健康的风险隐患察觉于酝酿之中、发现在萌芽之时?介休市的答案是,精细化启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职能部门接诉即应、闻令即动、马上就办,不断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往快里办、往心里办,有力提升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

根据职能相近、性质相同的原则,介休市将综治中心同民生事务保障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开展合署办公,建成全市一网受理、集中处置的民生诉求平台,同时将922路公安“天眼”监控和综治信息系统平台整合接入民生诉求平台,上线智信手机APP,开通“民生介休”微信公众号,接通了市长、政府、民生24小时热线及政府门户网站受理,组建街巷长和“小巷管家”,搭建“天眼看”“人耳听”“网上报”“格中找”“微关注”“街长查”“六大”吹哨平台,全天候、不间断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和群众民生诉求。

与此同时,一体化平台对案件派遣、事项办理、热点难点、管理效能以及案件量、办结率等重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定期形成分析报告,为市域基层治理精准研判、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六大”吹哨平台同频共振,确保了基层治理的鲜活度和精准度。2021年1至11月,介休市累计受理各类民生诉求14.8万件,办结14.55万件,办结率达98.3%。

建强“六支”听哨队伍

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有温度

按照“城区300户一网格、农村500户一网格”标准,介休市将全市划分为641个网格,配齐配强754名基层网格长(员)和341名专属网格员巡查队伍,建立居民“全科网格”管理微信群756个,覆盖居民14万人,形成了“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介休市明确了5个街道、4个城郊乡、88名科级干部担任责任街长;城市管理系统的86名专业人员担任包保街长,明确5大项27大类128小类和1项兜底吹哨情形和标准,建设复合型、专业型、服务型“三型”基层队伍。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核心是人,关键是体制创新。近年来,介休市依托群众共享共治理念,组建的平台受理、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在职党员和职能部门六支专兼职队伍,互相补位,高效处置,推动城乡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成为基层新气象。

做实“六大”闭环步骤

党建引领“马上就办”加速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保障群众诉求快速解决,城乡安全有序运行,介休市一方面按照“界限清晰、便于管理、责任明确”的原则,从上至下依次建立市、街(乡镇)、村(社区)、单元网格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每一级为下一级赋能,上级帮助下级解决难题,力争将群众身边的“鸡毛蒜皮”事件在网格内当场解决。一方面着眼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对疑难杂症进行会诊会商。构建队伍吹哨——分流指派——职能处置——办结反馈——核查结案——打分考核流程,实行13710限时办结制,根据问题实际情况确立1日、3日、7日和1个月最后处理期限,对所有群众诉求全部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形成覆盖全面、响应及时、集约高效的民生诉求闭环处置体系。

与此同时,介休市建立了258个网格党支部和392个网格党小组,将8600名党员纳入网格党支部和网格党小组中,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动员4638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组建155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为1325户党员家庭挂牌,基础网格员从村、社区“两委”成员中选配,“一人一格、一员多能、综合履职”,推动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一线增长本领、担当示范。 (张蕊)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