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四九第二天,滴水成冰,寒风凛冽。武乡县石北乡下庄村郝国中家新房里的取暖炉升腾起温暖的空气,郝国中夫妇正忙着摆放新买的衣柜。
郝国中今年54岁。在他记忆中,还从没有经历过像去年那么大的汛情。去年入汛后,武乡县连降大雨,下庄村相邻的马牧河水位暴涨,郝国中家五间砖木结构的老宅内三堵隔墙全部下陷。“看着两三公分宽的裂缝,心里非常害怕。”时间虽过去了三个多月,但郝国中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当时是乡干部、村干部共同帮俺连夜进行了转移。”在乡村两级共同帮助下,郝国中一家4口人被分别安置在邻里亲友家。
“时间短了可以,时间一长,终究不是办法。”借住期间,有事没事郝国中总爱站在老宅院子里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重回老宅呀?”
在灾后重建中,武乡县石北乡结合实际,将包联帮扶灾后重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乡领导精准包联帮扶12个行政村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精准落实“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要求,围绕抽排水、生产自救、温暖过冬等,有条不紊推进灾后重建。
为了解决受灾群众“住”的问题,石北乡对12个村2071户群众进行逐村逐户排查,对排查出的因灾受损房屋的8户建立了一户一档,由县住建部门按照房屋受损程度细致划分出房屋受损等级,制定了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具体方案。石北乡积极协调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对4户轻微受损和一般受损户进行房屋修缮,对4户不可居住的房屋进行重建。
“房屋维修还没有开始,乡政府就给了俺2000元启动资金。”郝国中站在刚刚装饰一新的老宅内激动地说,“邻里帮、乡里助,加固了老宅地基,重建了室内隔墙,铺地、抹墙、装修……愣是将老宅修成了新房。”
石北乡积极恢复生产,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帮助农户抢收秋粮,将损失降到最低;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送温暖”活动,为受灾群众发放米、面、油、被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组织开展文明志愿者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细致排查安全隐患,让群众天冷心不冷。
“乡里党员干部经常到家里,一开始是帮忙重建,现在是宣传疫情防控、安全取暖、安全用电知识。”郝国中高兴地说,“能这么快搬回老宅,全靠党的好政策,今年春节就在这新房过。”
“践行为民宗旨,压实工作责任,把受灾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石北乡党委书记吴少伟说,“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快乐过节,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少。”
李全宏 赵海鹏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