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所向披靡。”1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第9天,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推送的“冬奥值日生计划”,再次引发全网关注。这一次,聚焦的是我市平遥县山西非遗锻造技艺第六代传人刘文涛。他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数第9天的值日生,送上了自己历时3个月锻造的“冬奥圣火之剑”,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献礼,祝愿祖国巨龙腾飞、繁荣昌盛,祝愿冬奥健儿执剑天涯,勇往直前。
什么是“冬奥值日生”?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北京冬奥组委推出的一项推广冬奥文化、宣传冬奥故事的主题活动,被命名为“冬奥值日生计划”。在该计划中,奥运会冠军杜丽、滑雪医生付妍、社区工作者代表黄力、延庆海陀农民滑雪队队员郎恩鸽,以及演员高明、刘烨、陈建斌等1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以“冬奥值日生”的身份,在冬奥倒计时100天的时间里,轮流“值班”,为冰雪健儿加油。
刘文涛是山西非遗锻造技艺第六代传人、著名古兵器收藏家。谈及与古刀剑锻造技艺的不解之缘,刘文涛说,这是他“打小就非常着迷的事”。那时,平遥古城有3位知名拳师,都是刘文涛的邻居。出于对武术的喜爱,他经常去看拳师练武,回家后自己揣摩学习。不过,最让他心动的还是拳师家墙上挂着的各种大刀、宝剑。后来,为了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宝剑,刘文涛跟着舅舅学起了打铁。经过不懈努力,刘文涛于1998年成功打造出传统花纹剑。随后,他毫不吝啬地将手艺传给了其他几位锻造师傅。2001年,他成功复原中国古刀剑传统锻造工艺——花纹钢技术,在现代中外刀剑研究史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此,他的古刀剑复制和修复技艺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及为何要锻造“冬奥圣火之剑”献礼冬奥会?刘文涛表示,最早的灵感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当时构想运用盛唐古法鎏金技艺,将奥运圣火图腾和奥运奖牌融入其中,打造一把诠释奥运精神的宝剑。“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既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大国实力的展示,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彰显,这激发我要完成14年前的构想。”刘文涛说,2021年10月份,他完成宝剑制作图稿后,随即与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联系,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一举动当即获得组委会首肯。
十年磨一剑。一把好的刀剑,需要千锤百炼。刘文涛介绍,“冬奥圣火之剑”由他和团队成员共7人经过上百道工序,历时100余天共同完成。宝剑由千年陨铁、汉代铁砖、现代百炼钢三种跨时代的钢材反复折叠锻造而成。每一个锻造环节,他都拍摄了视频,希望借此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优秀技艺。
“这把宝剑,剑鞘采用汉代大漆技艺制作,通体红色,30项冬奥项目手绘图案附着其上,是为了致敬冬奥健儿,加上鞘口和鞘尾的祥云、雪花纹饰,展现了祥和华夏、冰雪中国的韵味;剑身以淬火、回火、整形、粗磨、细磨、浮雕、大漆等19种传统铸剑工艺千锤百炼而成,上边的火焰纹清晰明亮,自剑脊中央至两侧燃烧绽放,象征奥运圣火熊熊不熄。”讲起“冬奥圣火之剑”的由来和含义,刘文涛滔滔不绝。
1月24日,刘文涛受邀赴京,在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博物馆完成“冬奥值日生”的视频拍摄。该视频全网推送后,引发网友的关注。微博网友@长天辉月色留言:剑被称为“百兵之君”,与冰雪健儿很相符!微博网友@沐沅留言:给山西非遗传承人点赞!
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在推送中这样介绍:“冬奥圣火之剑”是一柄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工艺佩剑。剑乃百兵之君,这柄剑将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和奥运主题巧妙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自古宝剑配英雄,刘文涛捐赠此剑,希望每一位冬奥健儿都能在赛场上收获属于他们的鲜花和掌声。( 史俊杰)
上一篇:太原再发住房公积金用户逾期还款名单
下一篇:山西省开展走访慰问“时代楷模”活动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