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乡调研企业
信贷支持养殖业
助力农民增收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发放防疫物资
长治漳泽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重点工作指引,紧紧围绕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长治审计中心工作思路,在各级监管部门的科学监管下,立足本土,坚守定位,服务三农,兴企富民,控风险、归主业、增效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为推动长治市潞州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该行踔厉奋发全面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一流精神助推“党建”高质量发展
该行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与省联社党委和长治审计中心党组步调一致,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不断优化重大事项民主集中决策机制,持续规范“三会一课”运行规则,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带动各项工作稳健发展。
该行不断优化党的组织架构,下设9个党支部,精选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支部书记和委员,举办支部规范化建设专题会,坚持“一支部一特色”原则,围绕经营工作重心、党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工作支部竞赛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培训等形式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水平,围绕贷款投放、清降不良、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围绕文明服务、网点环境落实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围绕参加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党内制度、参与各类竞赛等,进一步增强党员争先创优的意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信念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业绩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支部小组集中学、班子成员宣讲学、邀请专家拓展学、线上线下联动学,学到位、学到心,组织员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大讲堂、观看红色影片、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比赛,建立长效学习与活动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凝聚起磅礴的干事创业正能量,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积极践行“党建+业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支部、按部门、按党员承诺办实事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和各项业务,各党支部结合“四大战役”“重建重塑”“三强一转”“强根”等重点工作,按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总行党委建立支部PK机制,大力开展党员“一带多”结对帮扶,每名党员联系两名以上群众,带领群众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在重建重塑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一流机制助推“管理”高质量发展
该行坚持科学管理、高效经营,健全机制、优化架构、矩阵管理、合理考核,全面提升经营活力,助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该行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先行”原则,及时补充完善各项内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漏洞和隐患,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实现制度流程对全业务的全覆盖,进一步扎细扎紧内控制度的笼子。
二是合理优化管理架构,该行于2020年进行了人力资源价值提升工作,搭建了“总行-事业部-支行”三级架构,实现了机关人员向基层岗位流动,柜面人员向营销队伍流动,充实了外拓营销队伍,实现了机关“瘦身”,前台“扩容”,岗位管理更加科学,各岗位职责和人员编制设置更加合理,成功打造出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集约化高效的总行以及精准化营销的支行网点新模式,全面实现各岗位高效满负荷运转,稳步实现部门精简、岗能匹配、人尽其才。
三是矩阵管理激发活力,按照各支行规模及核心指标,将该行28家支行划分为五类行,按业务、按条线科学分配任务目标,结合重点工作落实到各类业务竞赛中去,让每个支行找准方向定好位置,实行“末位淘汰”和“首位奖励”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质效,切实打破“一刀切”式粗放管理模式,实现精确管理、精准对位。
四是绩效考核增添动力,该行合理制定各岗位薪酬标准,全面实施精细化绩效考核,上至高管、下至员工,全员有任务、人人有目标,从根本上打破大锅饭思想,形成“全员营销、全面营销”的新格局,牢固树立“钱是挣出来的,不是发出来的”薪酬绩效理念。
以一流举措助推“经营”高质量发展
该行聚焦主责主业,在支持“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
一是坚定不移践行“服务三农,兴企富民”的发展战略,始终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宗旨,通过推动全产品全方位营销做大市场、做优小微、做强零售,持续提增市场份额,加快转型发展。
二是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通过压缩大额贷款和法人类客户贷款,增大农户贷款和小微贷款投放,坚持有保有压,有增有控,不断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三是全力支持小微群体,依托“天天贷”贷款平台,创新各类信贷产品,优化“信贷工厂”流程,提高办贷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度。制定全年信贷转型发展目标计划,为涉农及小微企业和普惠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资金,同步实施“2+1”融资机制,通过央行再贷款政策和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信贷支持转型提质。
四是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制定2021-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长期规划,主动做好“三农”信贷服务,全面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通过“整村授信”和“农商驿站”拓宽金融服务辐射面,切实把支农、惠农工作转变升华为强农、富农成效。
五是合理控制各项成本,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审计中心利率指导,全面推行标准化存款产品。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细化分解支出预算,实现财务管理的合理控制,同时对其他预算项目采用刚性控制,严格审批报备程序,有效控制费用开支。
六是着力实现效益增收,以“夯实存量、做精增量”两条主线为路径,制定“控本增效”实施方案,强化财务硬约束理念,厉行节约,勤俭办公,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和非生产性财务资源占用,严格落实收支匹配、以收定支、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降低财务成本和管理风险,逐步提升经营效益。
以一流理念助推“风控”高质量发展
该行牢固树立风控第一的经营理念,从源头上控制风险、阻断风险,严禁跨越风险红线,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建好安全经营“防火墙”。
一是严控疫情风险,疫情爆发以来,该行始终将疫情防控作为一项常态重点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各级防疫工作要求,时刻关注国内疫情形势动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支行主体责任,备足各项防疫物资,细化各项防疫举措,确保辖内所有支行网点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服务环境。
二是严控信用风险,聚焦信贷业务全节点,严守增量风险关口,加强贷前、贷中、贷后三环节风险管控,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监测,加大新增贷款序时检查力度,严控新增贷款风险。全力推进风险资产清收处置,充分发挥事业部专业专长,与相关部门信息互通、高效对接,外部跟进法院执行局,多措并举全力清收不良资产,提升资产质量。
三是严控合规风险,全面梳理各项制度,高效推进制度“废、改、立”,保障“业务发展、制度先行、风险可控”,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可操作、有效力。常态化做好制度学习,加大案件警示教育,实现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构建全员“不愿违规、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良好氛围。
四是严控声誉风险,专项安排、专人监测,依托“舆情通”大数据服务平台,及时关注网络、微信等信息动态,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研判声誉风险形势,提前预测潜在发酵因素,完善应对风险的各项应急预案,做到监测覆盖“全”、信息抓取“准”、舆情预警“快”,共创绿色健康的声誉环境。
以一流服务助推“品牌”高质量发展
该行奋力发扬“源于勤俭、乐于奉献、勇于挑战、敢于胜利”的新时代长治农信“太行精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力做好“强信念、强技能、强服务、转作风”,让“三个服务”贯穿经营全流程,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质金融品牌。
一是利用总行及各支行空白墙体,在楼道走廊制作信贷文化、经营文化、清廉文化等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墙,专项建设党建教育室和廉政警示教育室,同时加快速度编纂行史,进一步提炼农信文化,弘扬农信精神,营造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
二是加强支行网点阵地建设,ATM机、智慧柜员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填单台、回单打印机、纸硬币兑换机等硬件设施全面铺开,全面提高厅堂业务办理效能。加快开通辖内“农商驿站”,同步高频发动“流动服务车”,高效推广“便携式发卡机”,全员下乡、全力出击,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实现辖内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三是加快科技赋能业务发展,该行通过不断搭建线上平台,不断完善线上服务,丰富产品功能,畅通支付渠道,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有效提升客户粘度,通过厅堂营销、外拓活动,大力推广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银行、晋享e付、晋享生活、云闪付等应用,提升线上服务水平。
四是创新合作模式拓宽服务覆盖面,该行紧抓与第三方合作机遇,代售理财、代理车险、代缴保险、代开税票、不动产登记、贵金属、安贷宝、保管箱等业务全面开花。同时着眼政务、税务、民生等惠民领域,创新开展“一站式”全流程医保服务,主动对接“银医通”项目,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竞争力。
五是全力打造优质文明服务品牌形象,借助区域优势,深挖网点特色,发展异业生态,饮茶、读书、面条、超市、传统手艺、小课桌等诸多特色便民服务被融入网点日常,让客户全方位享受专业、高效、高附加值的特色服务。同时作为文明单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适老服务”“户外劳动者驿站”多点开花,“慈善一日捐”“金秋助学”、助力新冠疫苗接种、暴雨灾情爱心捐助全面深化,志愿者包街共建、交通站岗文明服务切实加强,全面树立起长治漳泽农商银行的优质服务形象。
文/彭涛 图/齐琪
上一篇:运城:浓墨重彩绘蓝图 千方百计谋发展
下一篇:阳泉市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