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做强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

时间:2022-01-19 10:34:52    来源:山西日报    

做强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

 

  长治深化省校合作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芮城与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团队合作编制完成全国首个“碳中和”整县规划,河曲县吸引清华大学博士后团队聚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随着一项项合作意向达成实施,一个个基地项目落地成长,我省省校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科研、产业发展的虹吸效应渐次显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创新是第一动力,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主体和行动者。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资源,拥有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国际以及地区竞争中占有优势,赢得主动。我省出台《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共建“12大基地”,招才引智,借梯登高,有力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了创新动能,优化了创新生态。
  深化省校合作,契合点是前提。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靶向发力,瞄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求,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与我省产业发展为契合点,同向而行,同频共振,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提升合作水平和效能。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省校合作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促使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不断加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在晋转化,推动省校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深化省校合作,创新机制是支撑。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把“当头炮”架在建阵地、建机制、建链条上,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优势和我省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找准省校合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兴奋点,主动与高校建立合作沟通和信息共享长效机制,优化供需对接路径,推进省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在政策、平台、资金等方面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成果与地方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各得其所、合作共赢。
  深化省校合作,人才是关键。太原市连续四年每年投入10亿元人才资金,出台并完善6大类43项人才政策,建立优秀人才支持激励体系,累计吸引近11万各类人才及家属落户太原。“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深化省校合作,归根结底就是用真金白银、用真情实意、用真岗实位招才引智,做到不唯地域吸引人才,不求所有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健全引才聚才政策上打出“组合拳”,以非常之力集聚人才资源,以硬核举措蓄积引才聚智强磁场,强化人才要素保障,激活人才潜能,厚植发展沃土,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增强向心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以更开放的胸怀、更积极的政策、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服务、更优越的环境,刚性引才,柔性引智,扩大朋友圈,共建合作路,推动省校合作走深走实,为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李昱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