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山西省数字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山西综改示范区举行。该协会是由省委统战部推动成立的第三个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致力于打造集社会生态、业务生态、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一流数字生态,从而服务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不久后的5月,晋阳湖·第二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在省城太原成功召开,峰会以“把握新阶段、融入新格局、谋划新布局、塑造新优势”为主题,为“十四五”时期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谋篇布局;
同年6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表示,近年来,山西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一批高成长性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部分细分领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
近年来,我省全面立体化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全力打造新一代经济基础设施标杆省份。目前,全省上下正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牵引项目建设,聚多方之力打造一流数字生态。数字经济赋能,山西携更强“能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打造数字生态,服务高质量转型发展
“轻点手机就能找到合适货源,不再为车辆空驶发愁;通过线上结算,回款周期缩短,也降低了拖欠运费的风险。”去年5月,个体货车司机窦师傅在山西快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APP平台注册后,接到了几单长途生意,并顺利拿到了运费。
不仅是物流行业,数字技术在山西各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智慧矿山建设入选国家典型示范;在用数据中心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批,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个启动申报并获得批复的直联点……数字融合在山西各领域加快落地。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快于服务业增速。全省规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0.1%,明显快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数字经济正成为山西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办公室的张海晨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到37.78万架,比去年同期增长61.7%,近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58.4%。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我省数据中心发展总指数提升至全国第七位。百度公司在综改示范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单体标注基地,精英数智、罗克佳华、全球蛙、快成物流等一批本土企业快速壮大,数字化产品和平台涵盖了能源、环保、零售、物流等各个行业领域。“我省正全力打造多元应用场景,逐步释放数字价值。”张海晨表示。
赋能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全面重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不仅自身有着蓬勃的发展生机,又能为实体经济赋能,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目前我省各地正在迎来数字经济竞争优势的全面重构。
大同市的数据中心规模渐成气候。华为公司落地的能源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项目、京东集团建设的电商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在推进中。特别是随着大张高铁的开通,进一步缩短了大同与京津冀经济圈的距离,秦淮数据集团、国富数据、长城电子、东华软件、阿里云、中科曙光等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纷纷与大同进行了项目对接。
阳泉市以建设“城市大脑”为核心,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牵头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专班,成功列入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目前,该市城市大脑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已经在政务云平台布设完成。包括应急一张图、社会救助分析、医保过度医疗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生态环保分析等5项的数字驾驶舱已于去年年底上线试运行。
晋城市正在着力扩展5G+智能矿山、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电力等场景应用。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地该市,以景柏服饰公司为试点的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平台已建成,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全面加快。此外,该市致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新场景应用,吸引了康硕(山西)智能制造、山西建投建筑产业园等智能工厂落户;晋钢智造、南村智能铸造产业园、兴高焦化、绿洲大麻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孕育出一批本土互联网企业,让智慧城市产业在当地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历史赋予了三晋大地厚重的人文底蕴,数字经济又为这片土地注入了青春活力。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的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我省政府效能明显提升,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管理规范有序,产业发展动力倍增,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突破千亿元大关,新的经济支柱呼之欲出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践,再次释放出必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新业态的信号。在数字化经济的引领下,各类资本开始投向服务器、5G、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社区、写字楼布局快递、外卖无接触取货点或智能取货柜;政府职能部门也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缩短审批流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监管,加强了数据有序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数字产业协会,山西省数字产业协会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聚合资源、繁荣业态、深化应用、促进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作用。”省数字产业协会会长、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晗表示。该协会第一批单位会员有51家,其中既有百信、智杰等省内数字产业领军企业,又有满帮、盛趣、巨人等入驻生态园的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群体的互动,势必将产生互补效应、规模效应、带动效应。
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呈燎原之势。特别是华为、百度、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我省,长城、曙光、龙芯、统信等一批核心企业齐聚山西,云时代、百信等省内领军企业逐步壮大。全省大数据产业近年来也逐步呈现出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的强劲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是真正面向未来的经济形态。通过感知力获得数据,通过传输力让数据运转,通过城市大脑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智慧应用让价值得以体现,山西,在呼啸而来的数字经济浪潮中,正乘势而上、昂首阔步迈进智慧新时代。
本报记者王蕾
上一篇:我省着力优化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
下一篇:创新学习形式 引领转型发展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