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高华处头发花白,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植树造林工作,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老高一生热爱林业事业,凭着对改善生态、绿化山川的一腔热血,他承包了兴县蔡家崖乡碾子村宋家沟的4800亩荒山,成为兴县发展民营林的先行者。20多年间,他带领群众竭力投入宋家沟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事业中。如今,昔日“山上鸡爪沟,河里红泥流,山上山下没有一株树”的乱石沟变成了遍地绿树、浓荫蔽日的生态园。
兴县宋家沟流域立地条件非常差,山上土石裸露,沟里乱石滚滚。2001年,高华处从兴县林业局副局长岗位退下来后,承包了碾子村宋家沟4800亩荒山,开始进行治理。虽然当时全家人都反对,但他拿着家里的几万元,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宋家沟。从此,老高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顶烈日、冒严寒,奔波着、忙碌着。打坝、填土、修路、通电、育苗、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尽艰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老高承包的荒山荒沟已全面绿化,新增水地107亩、沟坝地350亩,累计完成造林6200亩,成活率达90%以上,栽核桃1万株,培育优质红枣1万株,酸枣接大枣5000株,四旁植树1万株,培育各种优质苗木150亩,容器油松侧柏100万苗。2017年,经吕梁评估公司评估,他承包的流域总价值为4600万元。让老高非常自豪的是2018年北京和雄安新区选中了他亲手培育的5米高油松300多株。
如今的宋家沟,满目青翠,宛如天然氧吧,让人心情舒爽。每逢夏秋,开花挂果,到处是红花绿叶、蜂飞蝶舞,整片园中一派勃勃生机。
在植树造林、荒山治理的同时,老高在山沟里打水井、建土坝、铺管道、修道路等,完善了许多附属设施;还为周边村民无偿支援价值50万元的各种苗木10万余株,为宋家沟所属地碾子村800村民无偿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日常生火做饭所需的柴火燃料。20多年来,他吸收了当地3户五保户、2户残疾人和5户贫困户成立了造林专业队,手把手教他们种树、修剪、养护,与他们同甘共苦,共同奋斗。
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使老高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他是“栽树迷”,也有人说他“真傻,不在城里享清福,钻到瞎沟里受死罪,又不是过不了日子。”高华处却说:“栽树就是我的爱好和乐趣,也让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我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宋家沟绿化目标实现后,老高心里想得更远、更大,希望在有生之年种更多的树,绿更多的坡。他组建起“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几十名贫困户,先后完成了宋家沟周围荒山绿化3600亩、周边四村退耕还林2000亩,又在蔡家崖乡任家塔村荒山造林1650亩,在为生态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华处先后获山西省绿色生态大户、山西省种粮大户、山西省林业建设先进工作者、山西省老有所为模范、吕梁市林业建设十大标兵、吕梁市小流域治理状元户、感动吕梁——2017脱贫攻坚年度人物等荣誉。今年“七一”,当地组织部为老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当奖章戴在老高胸前的那一刻,他坚定地说:“这是党对我的肯定,这辈子,值了!”
本报记者范珍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