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政策+服务 助力新材料产业发展

时间:2021-10-18 10:46:39    来源:山西日报    

政策+服务 助力新材料产业发展

 

  “多亏了海关提前介入,帮助我们顺利进口首台铜箔轧机,仅此一台设备我们就享受到了减免税款500多万元,后期工程还有大量设备要进口,这些省出来的‘真金白银’对企业来说节约了资金。”10月11日,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斌说。
  北铜公司新建的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是运城市“1311”重点建设项目、山西省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3.96亿元,其中需进口国外设备1.36亿美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国内压延铜箔年总产量的40%,满足国内年需求量的1/4,对于填补国内压延铜箔、双面挠性覆铜板市场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我国铜加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城海关工作人员在对辖区重点企业调研时,了解到北铜公司新成立的新材料高端产业需要进口高端装备,但由于进口设备构成复杂、资料繁琐、零部件需分批进口等因素,企业对进口首台套设备的海关减免税政策和通关流程不熟悉,担心设备不能按时进口。运城海关第一时间成立减免税专班,主动联系企业了解情况,迅速制定出了减免税税款担保、分批暂存港口保税区后合并报关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关企密切配合下,首台设备四辊可逆粗轧机设备如期进口,为企业减免税款543.26万元。
  北铜公司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铜箔车间的安装工作。企业现场负责人张宝宁高兴地说:“首台进口铜箔轧机正在同步进行调试,我们如期完成整装车间竣工验收指日可待。”
  多年来,运城海关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为企业办实事就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只有让企业产生获得感海关才能有成就感等工作理念。下一步,运城海关不仅要跟进企业后续建设,建立政企“一对一”对接机制,持续出台扶持措施,而且要主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梳理更多进出口企业需求,主动上门宣讲政策,提供进出口贸易指导,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市场创造力,让外贸这驾“马车”在运城越跑越稳、越跑越好。
  运城海关关长许卫东说:“新材料孕育发展新动能,我们要充分发挥海关职能优势,积极服务新材料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北铜公司‘一对一’及时解决问题,就是我们为企服务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
 

本报记者孟婷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