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提醒您:低碳生活,环保出行。”日前,不少骑行共享单车的大同市民发现,开锁时的语音变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语。据了解,这是大同市为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教育,开展的诸多创新宣传方式之一。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在大力倡导的所有文明之中,生态文明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体现最为广泛。做好垃圾分类、响应绿色出行、倡导禁塑限塑、禁止焚烧秸秆……这些简单的行为都是生态文明的一部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无疑是各级各地生态环境及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承载生态文化理念的形式丰富的宣传产品,显然必不可少。在信息传播渠道众多的今天,以往陈旧老套的宣传方式已不再容易吸引人们关注。进一步畅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渠道,走出思维定势,扩大宣传效应,增加更多趣味性、直观性、多样性、互动性等讲创新、重成效的宣传方式,才能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入脑入心。
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在于全民参与。通过直抵人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守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才能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撰稿王璐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