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程……我省坚决办好2021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件实事,释放出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强烈信号,将极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将有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乘势而上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明显成效。一件件民生实事渗透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1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件实事实施方案》印发以来,相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积极有序推进,目前皆已取得明显进展。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中,“一灯一带”工程已完工2481个,占承诺61%;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中,巩固提升了42万群众饮水安全条件,占承诺84%;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工程中,全省建制村光纤宽带接入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程中,全省已培训高素质农民8450人、颁证6800人,其中,中高级持证农民3400人……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乡村建设行动按下“快进键”,十件实事紧锣密鼓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重任在肩,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科学规划是前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重点,关键在于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既要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健全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汇聚推动乡村建设强大合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书写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闫文乐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