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晋北面食:抿圪蚪

时间:2021-07-26 10:21:13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姚勤智
 
  在山西老百姓的碗里,有两种擦面类面食,一种是擦圪蚪,一种是抿圪蚪,二者所用工具和面粉有所不同。抿圪蚪在山西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尤其在晋北忻州、朔州一带,是当地人碗中的“常客”。抿圪蚪还有许多不同叫法,如“抿面”“飘抿曲”“抿尖”等,但实质同属一类。抿圪蚪是山西一种久享盛名的传统面食,由于用料广泛、爽滑利口、味道独特,深受百姓喜欢。
 
  先说说用料。抿圪蚪用的面粉种类比较丰富,白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均可,豆面可以是豌豆面,也可以是绿豆面,还可以是黄豆面。面团较软,通常以温水和之,水量较多,和好后需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抿床抿入沸锅,煮熟后配以各种臊子食用。
 
  再说说工具。抿床是用来抿圪蚪的一种特制工具,在两根长约40厘米的长方体木棍中间安装一块凹形金属片,一般是铜质或者不锈钢材质,金属片上整齐地凿开许多圆形小窟窿,筷子般粗细,以便让面通过。此外,多数抿床还配有一个抿拐子,便于挤压面团。
 
  接下来讲讲做法。面团和好后,揪成拳头大小置于抿床上,用抿拐子反复向下挤压,使面团通过各个圆形小孔呈蝌蚪状落入沸锅中,制作抿圪蚪这一步非常重要。高手制作的抿圪蚪细长滑爽,吃起来很是筋道。只见他们围裙一系,袖子一挽,把抿床往沸水锅上一架,“噌噌噌”来回几下,几块面团就变成了顽皮的“蝌蚪”,在锅中上下翻腾。
 
  最后讲讲吃法。窃以为抿圪蚪最有味的吃法是搭配酸汤和臊子,碗中搁些葱花、姜末、香菜,再加点陈醋、盐、香油、鸡精,拿开水一冲,瞬间令人垂涎三尺。把煮熟的抿圪蚪用笊篱捞入调好的酸汤中,舀上一勺炸酱或西红柿酱,阵阵香气四处蔓延,即便神仙也难挡此味。抿圪蚪的臊子可荤可素,素臊子多用豆腐丁、豆角丁、土豆丁、茄子丁、西红柿、酸菜等制成,肉臊子则主要是肉酱。一些人家还会制作各种配菜,如豆腐皮丝、海带丝等。
 
  在山西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抿圪蚪的传说。清朝道光年间某地大旱,老百姓采野菜、树皮而食,县衙伙食也不比往日,只能用玉米面掺上豆面做饸饹吃。有一天,伙夫压饸饹时不小心将饸饹床压坏了,情急之下他只好把饸饹床上的铁箅取下,用手掌将面团抿入锅内。县太爷每日吃饸饹都吃腻了,一尝到这碗松软可口、滑嫩筋道的面食立马赞不绝口。伙夫得知便兴高采烈地到铁匠铺让师傅打出一个抿床,自那之后经常做这种面食吃,因面食形状颇似“蝌蚪”,便起名为“抿圪蚪”。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