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维护图书行业的良性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出台振兴阅读的配套措施,如“购书抵税”“由政府发放购书优惠券”等。如此建议,值得一试。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书籍是一生相伴的朋友,对此,相信有不少人深以为然,心向往之,然而,若要真正落到实处,的确面临诸多因素困扰。这其中,固然有个人抵御不了外在种种诱惑,自律性不强等方面的主观原因,可与此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当前存在的书价虚高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读者的购书热情。据观察,薄薄一本300页左右的书,定价少则三四十元,多则七八十元,不可谓不高。尽管,线上售书目前普遍给出不低的折扣优惠,然而,对于那些习惯到书店买书的读者,对于网购图书数量不多需要支付邮费的读者,依然感到不便,难享更多实惠。
当前,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各地政府相关部门都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刺激消费,其中就包括了发放政府消费券。令人稍感遗憾的是,多数政府部门发放的特定消费券往往围绕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楼市等领域做文章,即便发放普通消费券也多倾向于日常消费品零售、餐饮行业,至于读者线上、线下买书,鲜能享受到消费券带来的便利与实惠。这一方面不利于调动读者购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就受到不小冲击的图书出版、零售行业,难以享受政府消费券扶持政策的红利。
众所周知,图书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诚如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中提到的,“图书不仅是一种内容商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还涵盖了传递信息的文化价值”,如果,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在发放消费券时,能够有重点地发放一批购书优惠券,无疑,既利于广大读者多读书,又利于出版社、书店稳健经营发展;既利于提振百姓消费,又利于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推进全民阅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当然,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政府部门发放购书优惠券不能仅仅停留于“大水漫灌”。较为适宜的举措,其一在于瞄准重点人群,尽可能使广大中小学生、老年人,以及农村贫困弱势群体等因之受益。其二在于涵盖更多品类,所发放的购书优惠券不仅可用于线下购买纸质书,还可用于线上数字文化阅读内容的消费。其三在于找准切实抓手,各地发放购书消费券时,可与当地学校、书店、图书馆等相关方面携手,借助类似职能机构提升发放成效,为供需各方搭建起尽可能适宜的桥梁。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有了政府相关部门真金白银的着力助推,有了更多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投身于读书实践,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有愈益可靠的保障。
周慧虹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