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 正文

大禹渡灌区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

时间:2023-04-10 15:17:10    来源:山西日报    

4月6日,在大禹渡灌区的麦田里,已经浇过一遍黄河水的小麦返青早、拔节快,长势良好。截至目前,大禹渡灌区已提水2152万立方米,浇灌小麦31万亩,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大禹渡灌区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高扬程引黄灌区。近年来,大禹渡立足灌区实情,加快推动传统灌区向“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智慧水利转变。去年,大禹渡灌区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地区名单。目前,灌区围绕用水管理、水量调配、水费计收、工程安全等多项业务进行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重点打造“六个一”工程,初步完成数字孪生大禹渡灌区建设所需的数字底板建设和部分监测感知、通信网络、信息基础环境、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平台搭建。

“灌溉运营一片云”,重点打造泵站灌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监测体系,探索搭建“梯级泵站联合调度数据模型”和灌区“提、输、配、灌数据模型”,初步实现“以田间需水引导支斗农渠配水—干渠输水—泵站提水”的科学调配“孪生体系”,实现灌区决策以人工经验为主向以孪生数据为依据、模型科学预测辅助决策的模式转变;“工程管理一张图”,利用BIM技术在灌区电子图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全周期规划、可研、设计、实施、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全过程,提供最优化方案和可视化决策依据;“综合应用一平台”,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及业务能力学习平台,为泵站调度模型与灌溉模型提供“算据”“算法”“算力”;“数字资产一本账”,彻底摸清灌区家底,建立灌区资产电子账;“水情教育一场景”,利用灌区电子图、3D虚拟等技术手段,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黄河水文化科普教育。(记者范珍)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