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核桃管护的黄金期。清园消毒很重要,杀死虫卵和病菌有利于后期核桃树的生长……”3月26日,黎城绿翼生态农场负责人江利斌向围坐在地头的村民讲解核桃病虫害防治、林下间作等实用农场管理技术。
发展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是江利斌成立绿翼生态农场的初衷。十余年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探索“食用菌+核桃”的产业发展模式。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名单”,黎城绿翼生态农场榜上有名,成为国家级生态农场。生态农场是农业绿色发展、污染防治、减排固碳的基本单元,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在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
黎城绿翼生态农场通过解决品种杂乱、管理落后、无品牌、无统一技术标准等问题,建立起一个“食用菌+核桃”的示范园区。该农场利用核桃与食用菌产业优势互补的特点,实现两个产业之间资源共享、循环发展。首先是时间上的互补,春夏管理核桃,冬季栽培食用菌,实现了周年管理。其次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互补,核桃结果要在3年后,而食用菌从播种到采收仅需 40天。最后是资源的互补,核桃修剪的枝条经过粉碎,可做食用菌基料,而食用菌的废菌棒经过粉碎后还田,为核桃树生长提供肥料,大大降低食用菌原料及核桃树所需生物菌肥成本。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黎城绿翼生态农场基本完成品种统一化,产品品牌化、精细化管理的提档升级,并且逐步建立了大学生技术服务队、“三八”妇女队、核桃修剪队等队伍,根据不同工种,辐射带动农场周边各年龄段村民就业增收。
“打造生态农场,就是要把生态环保的多个要素综合起来,更注重整体性、系统性,提高产品附加值。”江利斌表示,下一步,黎城绿翼生态农场将增加核桃油、核桃仁、琥珀核桃仁3条生产线,线上线下一体销售,不断优化“生态牌”农产品,为黎城县农业绿色转型及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李志江 刘琳
上一篇:汾河灌区已累计灌溉30.15万亩
下一篇:山西省打造两张特色农业“黄金名片”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