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施以来,稷山县翟店镇多向发力,强化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
精细培育,促能力提升。建立帮带链条。建立“4+1”结对帮带工作机制,即由一名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名5办1站2中心岗位负责人、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帮带一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确保在思想上释疑惑、生活上解难题;对全镇16个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设岗定责”,通过因事设岗、量才定位、以岗定责,赋予村级政策宣传员、联系群众服务员、日常事务管理员等“六大员”职责,自觉担当村网格员、报账员;突出精准施教,注重“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三个相结合。目前已开展集中培训5次,举办实践课堂2次。
制度管理,促规范提升。建立日常考勤、谈心谈话、考核评比等基本制度,乡镇挂职锻炼期间每天集中参加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到村任职大学生在村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工作指导;组建大学生村官微信群,方便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扎实开展走访一遍全村农户、记录一本民情笔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做出一份公开承诺、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办好一批惠民实事活动,掌握村情、民情、发展情;按照“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服务期满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建立奖优罚劣机制。
大胆使用,促快速成长。投身治理最前沿,积极搭建干事平台,激励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带头宣传政策法规、带头落实脱贫举措、带头推进创新创业、带头培育富民产业、带头建设文明乡风,培养其处置复杂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截至目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次,参与各类政策宣传4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起,开展志愿服务5次。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