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病患危在旦夕 太忻联手救援

时间:2022-08-30 11:13:14    来源:山西晚报    

“王大夫,我这几天体力恢复得不错,可以延长户外散步时长吗?”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跨市转运及抢救、7天的重症监护和治疗、50余天的康复治疗锻炼,两个月前曾命悬一线的忻州人老马,如今已能生活自理,静享生活美好。

老马是我省首次跨市成功转运并在转运途中使用ECMO设备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他的经历是对我省重症疾病分级诊疗、省市联动和互通医疗制度的一次成功考验,填补了我省ECMO设备辅助支持危重患者长途转运的空白。

时间倒回到今年6月15日清晨,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均有病变的老马,胸闷、不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被救护车送至忻州市人民医院。9时,老马病情加重,意识丧失。10时42分,老马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医生紧急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机械性辅助循环来维持血压抢救。老马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负责救治的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十二病区主任、忻州市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王海雄称,根据当时的情况,IABP对心肺功能的支持较弱,老马需要用ECMO设备平稳生命体征,并转运到救治能力更强的省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才能转危为安。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但ECMO设备精细、价格昂贵、易损坏、占用空间大,省内尚无院外使用或转运患者使用的经验。而只有把设备运至忻州市人民医院才能让抢救预案启动。为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转运过程中,还需要呼吸机、除颤仪、IABP、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同时工作。王海雄与“娘家”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以及太原市120急救中心、家属快速沟通后,一个大胆且成熟的转运方案开始落地。

6月15日15时10分,ECMO设备被太原市120急救中心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运送至忻州市人民医院;15时40分,医生开始给老马植入ECMO;16时20分,完成ECMO植入。随后,由太原市120急救中心娴熟司机驾驶着运载有一位心源性休克危重患者、两位资深老练的医护人员、五台精密医疗设备的救护车,从忻州市人民医院驶向山西省心血管医院。

当日19时,在ECMO辅助下,患者成功转入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次日,院方为患者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一周后,患者拔除ECMO,从重症治疗区转入普通病房。7月初,患者转危为安,出院并进入康复治疗监测期。

“生死时速,惊心动魄。”时隔两个多月,回想起当日救治转运工作的情况,王海雄及团队、患者家属依然心绪难平。“这是我省首次搭载ECMO等治疗设备转运病人的成功案例。但在当时做出转运治疗决定时,能否成功,精神压力非常大。”王海雄说。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康复状态不错,王海雄认为我省异地长途转运并搭载精密医疗设备抢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方案在未来可行。(记者 戎紫冰)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