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市云冈区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如今,一个个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云冈区耕地面积仅有26.2万亩,有限的土地只有深入挖掘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该区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口泉乡杨家窑村利用治理塔山煤矿排矸工程的收入,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项目,成为该区以工促农的典型。目前,该村有四方高科和牧同科技两家大型养殖企业,奶牛存栏8000余头,日产鲜奶过百吨。同时,该村大力发展蝴蝶兰花卉特色种植,一株蝴蝶兰零售价可达30元到80元,年销售达30余万株,收入上千万元。
随着采煤沉陷区搬迁工程全面完工,全区94个行政村中的71个将搬入城镇,由农村变成社区。如何让搬下来的村民适应新的生活,是云冈区委、区政府面临的新课题。该区依托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特别是畜牧和设施农业,今年计划新增奶牛、肉羊各1万头,农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亿元,增速突破30%。今年,该区还将谋划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分割项目,项目落地后可将每头肉牛产值增加5000元。设施农业重点打造绿色蔬菜、红色草莓、紫色葡萄、褐色香菇和蝴蝶兰花卉等特优品种,满足城市居民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西韩岭乡仝家湾村一个占地1亩的大棚年可创收6—8万元。今年,该区准备再发展设施农业面积500亩,力争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突破7000亩大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利用坑口、矸石电厂热源建设一家占地300亩的高标准连栋温室种植园区,发展高档热带水果种植项目。”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张静静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