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状星云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之谜
亮点追踪
主持人:本报记者 陆成宽
近日,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在大麦哲伦星系(LMC)中观测到了两个孔雀状气态云。他们在复杂的丝状云中发现了几颗大质量的年轻恒星,这与此前计算机模拟气态云的碰撞结果非常吻合。研究人员认为,丝状云和年轻恒星是2亿年前大麦哲伦星系与小麦哲伦星系(SMC)之间“亲密接触”的生动证据。
气体云的坍缩会形成恒星。但是,人们对于质量在10倍或10倍以上太阳质量大小的巨大恒星的形成过程还不太了解。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由于巨大的引力,星系中的气体云被搅动、拉伸并经常相互碰撞,大量的气体被压缩在极小的空间,变成了大质量恒星诞生的种子。此次研究发现的孔雀状云团与这一假设非常吻合。计算模拟表明,许多丝状结构是在两个气体云碰撞后的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首次揭示了巨大恒星的形成与星系相互作用之间的联系。这是理解大质量星团形成过程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星系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