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 实习生 李美静)80余万个农药瓶堆放一年时间没有妥善处置,7月20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人民检察院获悉,在安泽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监督下,目前80余万个农药瓶终于被集中处置。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已成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随着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农药瓶包装废弃物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农业生态污染源,随意丢弃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造成恶劣影响。
今年5月,安泽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乡镇进行公益诉讼调查中发现,某村村委会院内露天堆放了大量农药瓶,经过长期日晒雨淋,残留的农药或挥发或被雨水冲走。查询回收明细表发现,去年全村56户农户共交回农药瓶1.8万余个,其中最多的农户交回1000余个。
往年都能有效回收,今年为啥迟迟没有动静?检察官调查后发现,安泽县实行“农药瓶2毛钱工程”以来,环保部门负责回收工作和集中处置的监督检查。去年因疫情原因和运输成本的增加,新的处置合同迟迟未签订,导致该项工作延期。
经核实,全县去年各村回收的农药瓶均未及时集中处置,有的村找废弃窑洞存放,有的村露天堆放。临时仓储场所达不到环保要求,存在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检察院随即向环保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职。此后,环保部门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统一回收农药瓶816758个,共计18.26吨,转交给第三方公司集中处置,并制发了“2022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
目前,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出台,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推动解决县区域内农业面临污染防治难题。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