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日均起火7例 新能源车安全吗?

时间:2022-06-24 16:15:18    来源:新华社    

高温天气来袭,汽车也容易“发火”。近年来,电动汽车持续热销,随之而来的车辆起火等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无论是自主品牌中的长城、北汽,还是国外品牌特斯拉,甚至包括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每当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质疑也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新能源车到底安不安全?

A事由起火事件频发引质疑

6月14日,鄂尔多斯公安局东胜分局警情通报,6月13日23时许,东胜区鄂尔多斯购物中心发生一起火灾,而在网传的事故现场视频中,起火地点为一家手机专卖店,店内的问界M5被烧得仅剩车架。其实在此之前,华为AITO问界M5展厅也曾经出现冒烟情况。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新能源品牌出现过起火的事故与传闻。

3月29日,网上有关小鹏汽车起火的视频流出。据网传视频,一辆停在居民楼下的汽车于晚间着火,整辆车处于火光中,浓烟直蹿上两侧居民楼,附近街口有不少居民围观。后经确认,起火车辆系2019款小鹏汽车G3系列,起火地点为深圳市龙华区某小区,未有人员伤亡。

4月18日清晨,在海口一处高架桥底下的充电站,一辆威马EX5电动汽车充电时突然冒烟起火,4月19日上午,威马汽车客服回应,暂未关注到这一事件。这并非威马汽车首次出现起火事故,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今年1月20日,在海南三亚也发生一起威马EX5型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日渐升高,新能源车起火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陆续有特斯拉、理想、蔚来、爱驰、北汽、奇瑞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发生起火事件。

面对新能源车起火事件,网上炸开了锅:“厂商追求里程忽略安全”“新能源车到底安不安全”……不少网友对新能源车提出了质疑。

B数据日均超7起其实低于燃油车

那么,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到底有多少?近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9万起,其中,新能源汽车640起,同比上升32%,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超过7起新能源汽车火灾。

那么,这个起火数算高吗?我们不妨对比几组数据。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按此数据推算,今年1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故障率在万分之0.71左右。早前,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他介绍,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比燃油车的万分之1到万分之2,要低很多。

无独有偶,在国外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中,2020年美国140万起火灾事故中,汽车起火的比例为15%,约为20万宗。其中,燃油车超过10万宗,混动车1.6万宗,纯电动车只有52宗。按照每10万辆汽车中发生火灾的车辆来算,燃油车为1529辆,纯电动车仅有25辆,起火率远低于燃油车。

C专家安全有保障莫过度担心

“新能源车在近年来一直大热,消费者的关注度很高。其实,从保有量来看,新能源车型的起火概率并不高。”陈先生从事汽车维护相关工作多年,他表示,新能源车起火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电池绝缘失效、电池高负荷、碰撞导致的电池热失控等。“简单来说,充电过量、温度过高、短路,这几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引起新能源车型起火。”

起火事件发生后,很多品牌也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针对海南起火事件,威马方面发布声明,认为是碰撞导致的起火,而福建邵武市两辆威马车辆的自燃,威马调查认为是由于电池混入杂质,并发起了装备中兴高能动力电池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部分车辆的召回,共计1282辆;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自燃,根据官方说明,车辆底盘曾遭受严重撞击,电池包外壳与冷却板变形,电池包内部结构被挤压一段时间后短路着火。此外,还有部分品牌暂未公布具体起火原因。小鹏汽车针对起火事件回应称,目前消防部门已完成现场的处置,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持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对问界M5回应为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当中,最终请以消防等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很多新能源车主驾车出行时,底盘有时会受到磕碰,一旦伤到了电池,就会给用车留下隐患。”据陈先生介绍,对于新能源汽车起火的问题,消费者其实不必过度担心,燃油车同样存在起火的风险,对于车主来说,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除了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外,保养维护和安全检查必不可少,这对提升用车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从动力电池材料到动力电池工艺再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无论是主机厂还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例如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其在“针刺”、挤压变形等情况下,也不易起火。与此同时,也希望厂商提升事故车辆分析、起火原因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在车辆安全方面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案。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